EN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湖北省首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竞赛决赛举行 百项尖端应用同台竞技
湖北省首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竞赛决赛举行 百项尖端应用同台竞技
  • 来源:楚天都市报
  • 2025-07-16
  • 分享至:

“看!这台全球领先的智能造塔机正搭载智能布料机自主规划路径,布料机自动换向、精准铺料的模样,像不像给大桥织‘智能经纬’?”7月11日下午,湖北省首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竞赛决赛现场内,随着参赛选手的讲解,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这场汇聚8省19地市、近百个施工一线项目的“智造大考”,正以硬核科技实力,向世人展现“湖北建造”向“湖北智造”跃升的生动图景。


作为世界首座集高铁、高速、市政道路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公铁两用桥,李埠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本就是智能建造的“试验田”。如今,这座“超级工程”更化身竞赛“活案例”——通过智能造塔机的自主路径规划解算,不仅将作业人员缩减一半,更让施工效率提升30%。


这场由湖北省住建厅、省科技厅、省总工会指导,省建筑业协会、省智能建造供应链平台、省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业盛会,从一开始就自带“高规格”基因。15位国家级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参照国家级奖项评审标准层层筛选,最终18个代表湖北智能建造最高水平的项目站上决赛舞台。它们像18颗“智造明珠”,分别镶嵌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基建等不同领域,闪耀着数字孪生、BIM技术、智能装备操作等核心技术的光芒。


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全国首项悬挂式单轨立体轨道交通工程——光谷量子号空轨。这个投资少、占地小、施工快的“空中精灵”已经成为网红工程。中铁十一局团队不仅用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慧建造实现78.5%的钢结构装配率,更通过智慧运维让它成为“会思考的轨道”。而来自省外的杭州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同样吸睛:作为世界跨高比最大的轮辐式双层索膜结构专业足球场,中建三局三公司构建的“1+2+3+N”智能建造体系,用一张BIM模型、两张智慧网络、三个智造阶段,织就了智能建造的立体图谱。


这场竞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理念的碰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霆指出,湖北智能建造已形成“设计-技术-装备-施工—运维”的完整体系,正站在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的关键节点;中铁大桥局原董事长刘自明则呼吁“政企学研”协同发力,让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真正转化为产业动能;武汉建工集团总工程师王爱勋更直言:“我们要把智造优势变成市场胜势!”


本次竞赛主要目的是“以赛促训、以赛提能”,是省住建厅“干部素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超2万名从业人员通过住建系统专网在线观摩,共同见证了这场“智造盛宴”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贯彻住建部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搭建起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人才集聚的黄金平台。正如省住建厅副厅长李晶杰在总结时强调:“智能建造是时代命题,更是湖北机遇。我们要以此次竞赛为起点,凝聚创新合力,让‘湖北智造’在支点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长江之上的公铁大桥到光谷上空的量子轨道,从传统工地的“人海战术”到智慧车间的“数字指挥”,这场竞赛不仅展现了智能建造的硬核实力,更勾勒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图景。当智能因子深度融入建造血脉,荆楚大地正以“智造”之笔,书写着传统行业由要素驱动向效能驱动跨越的崭新篇章。